“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三生不改冰霜操,萬死常留社稷身。”“廉潔”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也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何為廉潔呢?
“廉”《說文解字》中譯為“廉,仄也,從廣兼聲”?!墩f文解字注》中又云:“廉,引申之為儉也”,后來“廉”便逐漸引申為節(jié)儉、少拿、不貪取等含義?!睹献印るx婁下》中云:“可以取,可以無取,取傷廉?!?。“潔”通“潔”《說文解字》中譯為:“潔,凈也,從水絜聲”,潔的本義是指干凈、潔凈,后來將其引申為形容人操行清白、志行高潔,如《屈原列傳》有“其志潔,故其稱物芳”的說法。將廉潔共用就是說我們做人要有清清白白的行為,光明磊落的態(tài)度。
魯迅先生曾說“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雖是等于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梁?!?。在漫漫歷史長河之中,有這么一群人堅守本心,克己奉公。他們是懸魚太守羊續(xù)。之所以被稱作“懸魚太守”,是在他執(zhí)政時期,治下有一人叫焦儉,他知道太守清正廉潔,導(dǎo)致生活有點艱難,便捕了一條活鯉魚,給他送過來。羊續(xù)面對這條鯉魚,他左右為難,再三思索之后,他抵抗住了貪欲,讓人把魚掛在官衙的庭檐之下,以此來警醒自己,警醒百姓。魚兒懸掛出去之后,百姓們都被太守的高尚操守所折服,都不敢行賄于他了。故而,當(dāng)?shù)匕傩斩季捶Q他為“懸魚太守”。他們是齊國宰相晏嬰,春秋戰(zhàn)國時期,齊國宰相晏嬰?yún)栃泄?jié)約,一生簡樸。他有一件裘袍穿了30多年,破破爛爛還是舍不得丟掉。齊景公看他一直穿著這件很破的裘衣,欽佩續(xù)他的高風(fēng)亮節(jié),便打算賞賜他豪宅、馬車等,但晏嬰堅決不接受。他說:“我將儉樸當(dāng)作自己的老師,時刻警示自己要廉潔清明,您這樣做不是讓我背棄自己的老師么?”。
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我們當(dāng)代也涌現(xiàn)了許多為黨為國,淡泊名利的優(yōu)秀黨員干部。他們是扎根基層,立志消滅鹽堿地的蘭考縣委書記焦裕祿。他女兒焦守鳳初中畢業(yè)后沒考上高中,縣里單位給焦守鳳安排了體面的工作,焦守鳳也很滿意。但焦裕祿知道后,要求女兒立馬離職,聽從學(xué)校安排。結(jié)果,焦守鳳被安排到了一個醬菜廠里工作,她工作十分辛苦,心中也對父親有了意見。但在焦裕祿病逝后遺體運回蘭考安葬那天,縣城里萬人空巷,百姓自發(fā)地在自家門口掛上挽聯(lián),手捧鮮花來送焦書記最后一程。這一幕使焦守鳳終于明白了為什么蘭考人民對父親有這么深厚的感情,是因為父親一生清廉,從來不搞特權(quán)。此刻父親之前說過的那句“書記的子女不能高人一等,不能搞任何特殊”,在她耳邊越來越響,越來越清晰,此后成為她一直堅守的家規(guī)。
不管時代如何變遷,歲月如何更改,廉潔永遠(yuǎn)是時代的呼喚,永遠(yuǎn)是人民的期盼。當(dāng)然,廉潔并不僅僅是為官者的義務(wù),它也是我們每一個個人應(yīng)該持有的美德。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們是建設(shè)社會主義的一代人,更應(yīng)該繼承和發(fā)揚前人留下的優(yōu)良作風(fēng),從中汲取養(yǎng)分,讓美德煥發(fā)新生。古人云“廉潔乃立身之本”?!傲疂崱?,可能大多數(shù)人覺得它距離我們太過遙遠(yuǎn),但其實在我們生活中也會面臨很多的廉潔時刻,例如這些年愈演愈烈的間諜事件,當(dāng)你面臨一個人給你金錢,美色誘惑,你能抵擋住誘惑,選擇保守國家和公司機密么?再或者你能做到在日常生活中誠實守信,不欺瞞么?……這樣看來,或許“廉潔”二字,在你在我,在于我們每一個人的一言一行之中。
“心清似明月,時時勤拂拭”,同志們,社會中的清廉之風(fēng)需要你我共行,愿你我行廉潔之事,樹廉潔之心,做廉潔之人。為樹立時代新風(fēng)奉獻(xiàn)自己的青春力量吧!